歡迎光臨河南先邦律師事務所!
“網絡刷單,零投入,零風險,日清日結”
“無抵押,秒到賬,不查征信”
“你已涉嫌洗錢被通緝,趕緊把錢轉入安全賬戶”
這些常見的網絡詐騙手段,不知道大家是否熟悉呢?
不要緊,我已經下載國家國家反詐中心APP了!
咱老百姓要對詐騙行為提高警惕,國家也要追究這些詐騙分子的刑事責任。那么,網絡詐騙案件到底有多少?詐騙的話術有哪些?騙子一般使用什么身份行騙呢?
今天就通過人民法院公布的2017年-2021年司法大數據,讓大家對網絡詐騙案件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。
一、網絡詐騙案件數量有多少?
2017年-2021年,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共審結網絡詐騙案件10.3萬件,涉及被告人22.34萬名。
這幾年網絡詐騙數量激增,要知道網絡詐騙都是團伙作案,一個被告人背后可能就有幾百個被騙的受害者,上千萬的財產損失。
二、網絡詐騙最常使用哪些方式?
網絡詐騙案件中,以辦理貸款為由實施詐騙的案件占比最高,為16.71%。畢竟現在經濟壓力大,金錢需求很容易成為騙子的突破口。
其他的還有冒充他人身份、虛假招聘、征婚交友、誘導賭博等等,咱可要睜大雙眼,別被騙子的話術迷惑了!
三、騙子一般使用什么身份?
?
從被告人冒充他人身份的類型看,冒充女性、熟人居多,占比將近四成,畢竟這種身份最容易取得信任。
冒充企業職工以及政府機關、公檢法、銀行工作人員,也占很大比例,其余的還有冒充所謂“專家”、“通信運營人士”等等。
遇到這種情況,可一定要核實清楚對方身份,不要輕易匯款轉賬。
?
網絡詐騙招數層出不窮,大家一定要提供警惕,識別防范此類風險,保管好自己的錢袋子!
?
知識產權調解熱線:4001361369
法律咨詢熱線:17637199815